“球團生產制煤水份超過5%,每小時就會多消耗1噸煤,一天下來就白白浪費10000多元;反之,制煤水份控制在5%以下,每月可降低成本30多萬元。”在武鋼程潮鐵礦球團車間,人人都在算這樣一筆賬。
今年以來,程潮鐵礦緊扣武鋼第三次創業的發展戰略,深入開展“落后遭淘汰、創業促發展”主題形勢任務教育活動,礦工會系統鎖定3000萬元目標,大力開展“落實雙增雙節措施,全員人均降本超一萬”競賽活動,動員職工“反浪費、算細帳、查漏洞、挖潛力、比效益”。
球團車間職工通過算帳,找準了控制煤水份的最佳點,總結出一套控制立式煤磨機進、出口溫度穩定制煤水份的操作法加以推廣,制煤水分始終控制到3%到5%,增產降耗兩頭得利。
該礦工會大擺班組擂臺賽、大張節約明星榜,形成降本增效“我知曉、我參與、我奉獻”的良好局面。采礦西區是程潮鐵礦生產的主采場,爆破炸藥用量偏高。爆破工王正中在一次爆破中深孔填藥時,用隨身自帶的塑料袋將返藥滲漏的散藥集中裝起來,用在大塊礦石二次解炮上,引來職工效仿,一個月下來該班節約成本8萬多元。同時,該礦工會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月活動,鼓勵職工獻計獻策、小改小革。采礦車間西主扇是井下通風的主要設備,其傳動部位偶合器故障多,檢修成本高且影響安全。職工孫保平、姜斌華發現偶合器軸承座采用單邊固定,就是這一缺陷導致串軸燒齒輪。于是改單邊固定為雙邊固定,僅用3000余元就解決了“老大難”問題, 節約成本20萬元。
與此同時,該礦工會注重開發職工的潛能和智慧,大力推進技術創新降本增效。選礦車間生產尾礦品位偏高,提高鐵精礦回收率是一道難關。在職工陳永祥的建議和帶動下,對決定精礦品位的磁造工序進行改造,提升預選精礦漿和濾液礦漿的處理能力,徹底解決了難題。尾礦品位由原來的17%降至12%,每月可多回收鐵精礦100噸,年可創效百余萬元。采礦車間對新主井3.5M卷揚進行提速攻關,提升速度由每秒8米提高到每秒8.5米,年增產礦石10多萬噸,創效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