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智能照明領域,陽光照明與京東簽約、歐普照明與華為聯姻、鴻雁電器牽手阿里智能、飛利浦與小米聯合建立合資公司……各大企業搶先布局,“智能照明”風光無限。那么,目前國內智能照明市場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本期一起探討!

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左)與阿里智能事業部總經理顧志誠(右)代表雙方簽約
大事件 1月9日 陽光照明和京東微聯成功簽約 1月9日,“陽光照明和京東微聯合作簽約儀式”和“陽光小智新品發布會”同期舉行。陽光照明電器集團總經理官勇介紹,2016年,陽光照明將打造智能照明平臺系統,并融入互聯網基因做情景照明“套餐”。 京東微聯產品及商務負責人張衛鋒表示,陽光照明智能產品在京東微聯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雙方合作體現在多個系列陽光小智產品上,并將陽光小智產品推向市場。 3月1日 鴻雁戰略鎖定“鴻米生態、互聯互通” 3月1日,“2016中國智能家居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鴻雁電器發布了“鴻米生態、互聯互通”智能家居發展戰略,并與華為、京東、樂視、國網、古北、慶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創中國智能家居發展2.0時代。 據悉,在照明行業,鴻雁電器是較早提出“智慧照明”的企業,并且是最早研發生產智慧照明產品的企業之一。 4月18日 歐普照明與華為“喜結良緣”

歐普與華為達成智能家居戰略合作
4月18日,歐普官微發布消息稱,歐普與華為“喜結良緣”。歐普照明董事長王耀海、總經理馬秀慧以及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共同出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合作,預示著歐普照明作為華為在照明行業的首選合作伙伴,雙方將在智能家居領域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用尖端科技來打造智慧家庭生態圈,共同構建安全可靠、簡單易用、智能互動的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 另據悉,8月31日,作為華為首選照明行業合作伙伴,歐普照明在華為HiLink智慧家庭生態發布會現場發布了戰略合作后的首批成果。 8月31日 立達信與華為全面進行合作 8月31日,華為與立達信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充分利用各自的行業優勢進行跨界合作,合力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智能家居生態圈。 立達信選擇華為旨在驅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拓展新的產品和尋求新的商業機會。而華為選擇在智能硬件制造領域最為專業的立達信,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更有競爭力的硬件產品。 9月1日 鴻雁與阿里智能達成深度合作 9月1日,主題為“智簡生活·慧創未來”的2016中國(上海)智能家居生態戰略峰會暨鴻雁思遠2.0新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會上,阿里智能與鴻雁電器達成深度合作,一同布局以智能面板為主要控制終端的智能家居系統,共建智能家居平臺,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與阿里智能事業部總經理顧志誠簽訂合作協議。 9月20日 飛利浦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 9月20日,據華為官網報道,華為和全球照明領導企業飛利浦照明簽署合作協議,旨在保障飛利浦Hue家居智能照明系統和華為Ocean Connect物聯網平臺之間的無縫對接。 華為藉此次合作成為飛利浦“Hue之友”合作伙伴,飛利浦亦成為華為Ocean Connect合作伙伴。使用華為物聯網平臺的終端用戶將獲得全面的飛利浦Hue認證控制和全方位家居智能照明體驗。 10月18日 海爾小管家智能照明品牌上市 10月18日,海爾旗下小管家智能照明品牌上市發布會舉行,本次發布會以“智領時代·管照未來”為主題。據悉,海爾小管家智能照明依托海爾集團深厚的品牌實力和強大的運營能力,擁有海爾家電品牌優勢、1.2億家庭用戶優勢、渠道優勢、研發優勢及“海爾U+智慧生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的強大技術支撐,致力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智能照明產品和解決方案。 11月2日 飛利浦與小米組建合資公司 11月2日,飛利浦照明與中國互聯網領導企業小米在北京簽署協議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共同在華推動智能互聯家居照明的發展。 據悉,新組建的合資公司將為小米智能家庭生態系統設計和開發智能互聯LED照明產品,實現安卓和蘋果智能手機中的應用程序(App)對燈光的智能控制。新合資公司所開發的產品仍將通過小米零售渠道銷售,由飛利浦照明和小米按70%、30%股權成立。 大數據 73%行業人士認為 “智能照明市場滲透率低于10%” “目前智能照明產品市場滲透率達到幾成?”調研結果顯示,在參與智能照明市場調研的企業、商家以及協會中,73%的受訪對象認為“當前市場滲透率在10%及以下”,20%認為“市場滲透率在10%-20%之間”,7%認為“市場滲透在20%及以上”,這與當前智能照明市場普及情況基本一致。 據博思數據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智能照明市場仍處推廣期,不過在各大系統廠商積極投入以及節能趨勢帶動下,智能家庭市場潛力更勝,2019年市場規模可達87.1億美元。 當前,隨著“LED+智能系統”的成熟,我國智能照明市場增長速度每年都呈翻番增長。智能照明已無可置疑地成為下一個“風口”,它將會給LED照明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及可觀的市場規模。 “智能照明市場滲透率整體偏低的現狀”以及“智能照明市場前景被高度看好的期望”,說明未來智能照明市場可開發的空間還很大,這也就是說,方向已經明朗,未來已在腳下。 69%行業人士認為 “行業標準不統一阻礙市場滲透” “目前最影響智能照明市場滲透加速的因素是什么?”調研結果顯示,69%受訪對象認為阻礙智能照明市場滲透加速的因素是“行業標準不統一”,包括行業標準不清晰、行業通訊協議太多,并難以協商一致,同時智能照明產品本身的標準也不統一。 另外,“消費者接受度不高”也被視為阻礙發展的重要因素,消費者的認可決定著銷售最終能不能形成閉環,持有這種觀點的占比51%;另外,38%受訪對象選擇“產品性價比不高”,由于智能照明未能形成大規模生產和推廣,配套的智能技術成本高,導致現階段智能照明產品與普通照明產品性價比相差較大,阻礙消費者購買的腳步。 針對“消費者接受度不高”這一影響因素,調研顯示,行業人士認為它從四方面影響智能照明市場的滲透:1、智能照明還處于剛起步階段,從技術突破、技術掌握、產品研發、產品上市再到消費者認識,還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2、用戶體驗不佳,智能照明發展至今,不應只是簡單調光調色,應該根據用戶的各種生活、工作場景去自動變化滿足光照需求、氛圍營造及其它一些延展性服務,而目前的智能技術應用還沒很好地滿足這些痛點。3、智能不是剛需:對消費者而言,現階段只要照明功能、產品質量好就能滿足需求,因此對智能照明需求不大。4、產品體驗性不強,目前上市的智能照明產品多數是單品,用戶只體驗單品很難感受到智能照明的整體效果,也就缺失進一步購買之欲望。 協會觀點 LED產業未來發展需上下游資源緊密聯合

佛山市南海電光源燈飾照明行業協會會長 杜雪紅
目前,智能照明產品在市場上的普及率為10%以下,造成普及率如此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標準不統一,它不僅是燈本身的標準,更關乎相關系統的接口、通訊標準。我認為,LED產業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是上下游資源的緊密聯合,這種聯合將擴展到與信息系統的聯合,與建筑、裝修設計的聯合。 在協同發展智能照明產業中,我們協會開展了多項工作:1、2015年“南海論壇”上,我們邀請了行業的大咖們就“智能照明的發展和前景”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2、協會利用自身平臺做了一些牽線搭橋的工作,如通過組團參展、觀展,讓企業有機會接觸智能照明領域先進的產品和技術;3、今后協會將通過微信平臺及實體論壇平臺,將“智能照明”領域各環節的資源匯集在一起,讓相關方在智慧的碰撞中產生更多合作的機會和創新的思路。此外,我們協會的一些會員企業已經開展智能照明相關業務。 智能照明推廣要“離用戶近一點”

中國燈飾照明共享聯盟秘書長 倪城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化趨勢已經成為共識。LED照明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數字化、可控制、節能環保以及廣泛應用,所以,它是普惠人類的偉大發明。LED的出現,智能照明才有了快速發展的推動力,這也是一種趨勢,是LED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雖然,目前照明行業布局智能照明的企業大有人在,但是,市場的普及率卻只有2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智能化照明剛剛起步,離普通消費者接受和使用還有一個過程;二是智能照明的穩定性還不夠,性價比和質量還不能統一;三是操作方面還不夠簡單化,智能產品應該趨向傻瓜式操作,讓中老年人也會使用;四是標準缺失,并且有些智能還是偽智能,僅僅是炒作概念。在我看來,未來的智能照明一定是舒適的、舒服的、健康的光環境的營造和體驗,而且也一定是與智能家居融合在一起。 雖然,目前智能照明市場普及率不是很高,但是,未來智能照明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因為這是一個普眾惠民的工程。中國燈飾照明共享聯盟,會員主要是來自市場一線的終端服務商,離用戶最近,在普及和推廣智能照明方面責無旁貸。因此,如何把用戶的需求作為行業制訂標準的依據,也是共享聯盟今后努力的方向。 筆者觀察 智能照明長久發展需企業精準定位 從今年智能照明圈發生的樁樁大事可知,照企想要撬動智能照明市場并做大做強,很多都選擇與IT企業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自建研發團隊進行智能系統的研發,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時研發周期也比IT企業更長,因此照企與IT企業強強聯合將更快搶占市場“蛋糕”。 照企雖普遍對智能照明未來表示看好,但目前智能照明市場滲透率低不容置疑。一來,阻礙智能照明市場加速發展的因素,除開行業標準不統一、消費者接受度低等常見問題,還出現導購員培訓不足、渠道商認知不夠、企業借勢炒作忽悠客戶等各式原因;二是對于“智能照明解決方案”“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選擇哪一方向,不同企業看法和選擇不一,也就造就了企業智能照明發展路徑不一,這一過程仍需探討。 為此,照企要想在智能照明領域長久發展,需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尊重市場發展規律,認真研發產品、做好產品,與商家共同努力進行市場開拓和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