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以冶金建材為代表的高耗能行業產值大幅下降,能耗持續走低,帶動內江市規模工業能耗明顯下降。下半年,隨著以川威集團、白馬硫化床為代表的高耗能企業逐步恢復生產,內江市工業能耗總量降幅將明顯收窄,全社會節能降耗工作仍需高度重視。 一、工業節能降耗現狀 據初步統計,1-11月內江市規模工業綜合能耗543.08萬噸標煤,下降8.5%。單位增加值能耗2.043噸/萬元,同比下降15.34%。其中,重工業耗能453.58萬噸標煤,同比下降10.9%;輕工業耗能89.8萬噸,同比增長6.0%。 (一)電力消費持續下行。今年來,工業用電量增速呈逐月回落趨勢。1-11月工業用電量30.1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一季度回落15.7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7.7百分點,重工業耗電27.63億瓦時,同比下降6.7%;輕工業耗電2.5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6%。從主要工業行業看,采礦業耗電1.7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9%,制造業耗電22.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7%。從四川省看,比四川省增速低2.7個百分點。與市州相比,四川省7個市州用電量正增長,自貢、內江、攀枝花、廣安、甘孜、眉山、德陽、樂山、成都、宜賓、綿陽、逐寧、資陽和達州14個市州用電量為負增長,內江市增速居四川省第17位。 (二)重點企業能耗下降。61戶省級監控企業綜合能耗472.05萬噸標煤,同比下降8.4%,占總量的86.9%,其中:38戶國家千家重點節能企業綜合能耗464.1萬噸,同比下降8.4%,占總量的85.5%。千噸以上耗能企業180戶,比去年同期減少35 戶,綜合能耗為536.80萬噸,同比減少 35.8 萬噸,下降6.3%;10萬噸以上耗能企業8 戶,比去年同期減少2戶,綜合能耗為373.08萬噸,同比減少 18.79萬噸,下降4.8%。 (三) 能源加工轉換效率小幅提高。1-11月,內江市能源加工轉換產出492.66萬噸標準煤,加工轉換投入589.67萬噸標準煤,加工轉換效率83.6%,比一季度提高5.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火力發電和原煤入洗的加工轉換效率分別為35.7%、93.8%,火力發電和一季度持平,原煤入洗提高1.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下降0.9和0.7個百分點;煉焦92.1%,比一季度低0.7個百分點,和上半年持平。 (四)高新技術產業節能成效顯著。內江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18.42億元,同比增長14.3%,比規模工業增速高6.2個百分點。內江市40戶高新技術規模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為0.711 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9.6%,占規模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2.043噸標煤/萬元)的34.80%,節能效果明顯。 (五)高耗能行業能耗下降明顯。1-11月,高耗能行業綜合能耗469.79萬噸標煤,占全部規上工業能耗的86.5%,同比下降8.5%。其中:水泥行業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8.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綜合能耗下降54.95%,兩個行業共拉低高耗能行業11.3個百分點,是綜合能耗增長緩慢的主要因素。 二、節能降耗存在問題 (一)縣區消費不平衡,能耗差異明顯。從規模工業綜合能耗總量看,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和經開區同比分別下降54.3%、0.5%、22.5%、5.3%,隆昌縣和威遠縣分別增長7.2%,3.7%。各縣區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市中區單位增加值能耗降幅為19.0%,資中縣、東興區、經開區、隆昌縣和威遠縣分別下降16.5%、11.6%、15.5%、6.3 %和3.0%,縣區之間差異明顯。 表1 1-11月分縣區規模工業能耗情況
地 區 |
綜合能耗(萬噸標煤) |
能耗增速(%) |
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
內江市 |
543.08 |
-8.48 |
-15.34 |
市中區 |
41.29 |
-54.32 |
-19.00 |
東興區 |
9.39 |
-0.50 |
-11.56 |
威遠縣 |
325.74 |
3.70 |
-3.00 |
資中縣 |
65.84 |
-22.51 |
-16.50 |
隆昌縣 |
97.24 |
7.23 |
-6.27 |
經開區 |
3.58 |
-5.33 |
-15.47 | (二)工業節能基礎尚不牢回。1-11月,因川威集團恢復生產,產值較同期累計上升2.9%,能耗同比上升4.9%,比上半年提高28.4個百分點,拉高內江市綜合能耗1.7個百分點;白馬電廠由于政策原因,間歇性停產,產值下降46.6%,能耗下降50.2%;隨著川威集團、白馬電廠全面生產,內江市能耗總量降幅將明顯收窄,節能基礎尚不牢固。 (三)企業技術節能空間不斷收窄。內江市的水泥、火電、鋼鐵三大主要耗能產品中,落后產能已基本淘汰,鋼鐵、水泥企業也在廣泛應用余熱發電節能技術,主要耗能企業能耗進一步大幅度降低,能耗的空間相對較小。主要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難以再大幅下降,而是在一定水平線上波動。單位產品能耗是反映企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其逐漸趨穩反映了當前工業企業技術性節能空間有限,未來需要加強結構調整,利用結構節能彌補技術節能的不足。 三、對加快節能降耗的建議 (一)優化產業結構,嚴禁高耗能項目。結構節能是內江市節能降耗的主要途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重要保證。到目前為止,內江產業結構仍以重工業為主,能源消耗高。因此,對于新建項目必須開展“能評”,要求企業能耗水平一定要低于目前同行業水平,嚴把準入關。對于已經上馬的高耗能項目,一定要充分挖掘節能潛力,督促企業嚴格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達到該行業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大力發展低能耗產業,鼓勵和支持能耗水平較低的軌道交通、機械電子、醫藥化工、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提升低能耗產業在工業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在優化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的同時,為節能降耗多做貢獻。 (二)加強重點耗能企業監測。萬噸耗能企業是能源消耗的主體,抓好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是完成內江市節能目標的關鍵。要建立節能專項資金,加大對重點耗能企業資金的扶持力度。鼓勵重點耗能企業引進高效節能技術,引導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支持企業調整產品結構。要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監管工作,加強對高耗能企業的督查,對高耗能產品未達到國家和行業協會制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要限期整改。 (三)堅定不移的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優化內江市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抓好重大節能、節水和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重點是燃煤鍋爐、熱電聯產、余熱余能利用、“三廢”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術改造和創新。推行清潔生產,建立清潔生產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鼓勵使用高效清潔能源,引導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水和余熱等進行綜合循環利用,努力實現“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