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海南打響節能攻堅戰打 |
(時間:2016-3-22 8:52:51) |
或許不少人沒有想到,海南“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實現圓滿收官。 “十二五”期間,海南節能指標完成進度曾一度滯后,被國家連續“亮紅燈”預警。但到“十二五”收官之時,海南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明顯降低,各項節能工作取得喜人成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將節能降耗作為推進‘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堅持‘調整結構、控制新增、優化存量’的節能主攻方向,通過全面強化管理、深入挖掘潛力、爭取國家支持、實施精準調控等一系列過硬措施,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最終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圓滿收官。”省工信廳廳長韓勇感慨道。 一場節能攻堅戰在海南打響,海南節能降耗工作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取得了難得的成效。 困難重重依舊圓滿收官 省工信廳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王秀好想起兩年前的海南節能狀況至今難以忘懷。十二五’前三年,我省節能目標完成進度僅為24.5%,嚴重滯后于國家要求的前三年達到60%的目標。”王秀好回憶道。 之所以嚴重滯后于國家要求,王秀好介紹,主要有三方面的客觀原因。“海南作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特殊,能源消費基數太小,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面臨較大節能壓力。” ——能耗總量基數太小,新上項目對能耗指標的影響非常大。2015年,我省能耗總量為1937.77萬噸標準煤,不足全國能耗總量的0.5%。由于總量基數太小,導致投產一個能耗較高的項目就會引起全省能耗總量和單位GDP能耗的一次躍升。 “2011年,中海油80萬噸甲醇和金海160萬噸造紙一期兩個項目進入統計,當年拉升全省能耗總量10.7%,拉升全省單位GDP能耗7.85%,導致2011年我省能耗總量躍升17.9%,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5.23個百分點,成為我省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異常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 ——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特殊,節能挖潛的空間非常有限。2015年我省三次產業結構為23.1:23.6:53.3,其中二產中的工業占比為13.1%。我省產業結構與國家相比,一產高于全國約14個百分點,工業低于全國約21個百分點,三產高于全國約3個百分點。由于一產、三產占比高,工業占比低,我省單位GDP能耗一直較低,2010年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3%,2015年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我省能源消費結構也比較特殊,工業由于起步晚,產業鏈短,結構偏重,能耗占比較高,但95%以上的工業能耗集中在油氣化工、水泥、漿紙、電力等十幾家工業企業,這些企業大都為“十一五”以來新建,在行業內技術水平和能效水平都比較先進,海南煉化、中海化學、中海建滔等還被評為行業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三產中交通運輸業能耗占比高于全國約7個百分點,其中海南航空一家企業占行業總能耗的40%,而海南航空作為中國民航領域首家獲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其多年來的節能減排成果獲得了行業內的一致認可。 ——城鄉居民生活用能持續快速增長,對單位GDP能耗下降帶來較大壓力。 “十二五”期間,隨著全省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北方霧霾導致的海南“候鳥”老人不斷增多,使我省居民生活用能持續快速增長。“十二五”期間全省居民生活用電年均增長16.15%,高于全國8.89個百分點。 在這些不利狀況下,經過凝神聚力,攻堅克難,海南節能工作成果豐碩。“到2015年,我省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實現了明顯下降,成果的確來之不易。”王秀好說。 上下齊心決戰節能降耗 海南不少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重點用能單位主要負責人至今記得2014年的特殊約談。 副省長李國梁代表省政府,對考核不及格的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直指要害,要求嚴格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要有底線思維,嚴防死守,不能后退,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 省工信廳廳長韓勇,對考核不及格的重點用能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嚴厲批評,并通過媒體曝光。 不利客觀因素的制約,得到主觀積極因素的彌補。自2014年以來,我省凝心聚力,盯死目標,全力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 省工信廳與省統計局、海南電網公司建立月度會商機制,每月實施節能分析預警,精細測算指標進展情況,適時開展精準調控。一是合理控制新上項目投產節奏,嚴把新增能耗關口;二是統籌安排水泥、漿紙、甲醇等高耗能企業停工檢修,控制全省能耗總量;三是結合電力緊缺狀況,科學安排有序用電,發動建筑、交通、機關事務等重點領域適度控制景觀照明用電,大力開展節約用電,控制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四是加強對各市縣節能進度的預警和督導,組織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扭住指標任務不放松。 昌江黎族自治縣在節能攻堅方面打下的“翻身仗”,是我省節能攻堅工作的一個鮮明縮影。 “十二五”前四年,昌江僅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的36.1%,2015年壓力相當大。 “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只能破釜沉舟,全力進行節能攻堅。”昌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昌江加大節能攻堅力度,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抓節能,嚴格落實責任制,大力實施節能調控。加強對全縣15家規模以上重點企業的用能分析,逐月進行分析;強化能耗總量控制,結合市場情況,合理安排水泥生產,壓減水泥熟料產量和能耗。 “通過實施一系列強化措施,昌江順利完成了‘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成就令人欣慰,也反映出背后的努力和不易。”昌江縣有關負責人介紹,據初步統計數據,昌江實現2015年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0.5%的節能目標,在收官之年交出全勝戰績。 此外,東方市“十二五”前三年萬元GDP能耗不降反升0.25個百分點,2014年受到省政府約談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分析查擺原因,對相關負責人實施問責,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一一走訪轄區內各大企業,制定具體調控方案,成立節能監察機構,全面強化管理,最終實現“十二五”圓滿收官。 多舉齊發儲備發展能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大本錢,推進節能降耗、共建生態文明,對于海南而言意義重大。“十二五”期間,海南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嚴禁高耗能項目落地、推進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既為保住青山綠水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可持續發展積聚著能量。 為擠壓落后產能生存空間,我省加大差別電價政策執行力度和范圍,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限額的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用行政手段這只“看得見的手”壓縮落后產能的生存土壤;通過產業政策的傾斜鼓勵責任企業淘汰落后產能,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和競爭力,通過市場競爭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進一步擠壓落后產能的生存空間。 經測算,“十二五”期間我省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工作取得節能53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9萬噸、二氧化硫2197噸、氮氧化物870噸、化學需氧量150噸,騰出土地5670畝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我省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否決了20多個高耗能項目落地,要求新建項目能效水平必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4年起,暫停高耗能項目的能評審批和備案,嚴控高耗能項目建設。 我省推動企業深入挖掘節能潛力,“十二五”期間省級財政共安排3.3億元支持節能技改、節能技術推廣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加大約束力度,倒逼企業節能,強化標準約束,針對我省用能特點,出臺了煉油、紙漿、甲醇、天然橡膠、甘蔗制糖、賓館酒店、商場超市等多項地方能耗限額標準,對超限額標準實行大力度的懲罰性電價政策。 通過激勵和約束并舉,我省推動全省107家重點用能企業累計實現節能量約100萬噸標準煤,提前超額完成45萬噸標準煤的“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通過持續節能技改挖潛,目前我省重點用能企業能效水平大都處于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 我省大力推進綠色照明示范省、蓄能型集中供冷示范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建筑推廣、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汽車、重點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信息智能島七大示范工程建設,積極探索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路徑。 在推進蓄能型集中供冷示范省建設方面,我省首個蓄能型集中供冷項目——三亞亞龍灣冰蓄冷區域供冷站被列為國家節能示范工程,并建成國家推廣冰蓄冷技術宣傳示范基地。全省城鎮路燈照明節能改造任務順利完成,海口、三亞、瓊海、儋州等市縣亮燈率達98%,其他市縣亮燈率達96%,新改擴建城市道路綠色路燈安裝率達100%。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出臺了一攬子配套政策和相關標準,基本完成了全省新建綠色建筑550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 我省還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為企業搭建節能技術交流平臺;完善配套法規建設,相繼出臺《海南省節能監察暫行辦法》《海南省節約能源條例》,強化執法監察。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韓勇表示,在全面總結“十二五”工作的基礎上,我省將做好全省“十三五”節能工作統籌安排,落實“多規合一”確定的環境底線,創新工作思路,適應節能工作新常態,既要毫不放松抓好節能工作的“減法”,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約束性指標,又要善于做好節能工作的“加法”,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