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來臨,又到了每年用電高峰季節。今年6月12日至18日為我國第26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節能領跑綠色發展”。為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踐行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在全社會營造節能降耗的濃厚氛圍,香洲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香洲區節能監察中心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傳播節能理念、普及節能知識,呼吁廣大市民從生活中點滴做起,形成崇尚節約節能、綠色低碳消費與低碳環保的社會風尚。 地球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這是人類透支環境資源行為導致的惡果。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都在呼吸著不潔的空氣,一些長期居住在空氣質量較差地區的兒童,智商和記憶力明顯偏低。而每天上演的有關抑郁癥、失眠癥、精神分裂癥的悲情故事,同樣與空氣污染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節能減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應該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 然而,一份報告顯示,我國的家用電器產品能耗普遍較高,比國際水平高出25%至60%。如果我們采用節能光源,照明用電量可下降60%,一年能節約740億千瓦時電能,相當于節約2989萬噸標準煤;如果把國內現有的1.3億臺冰箱全部換成節電冰箱,每年可節電431.32億千瓦時,兩者相加,相當于省出一個多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由此可見,一家一戶的電能消耗雖說非常有限,可是千家萬戶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戶”。而且,家庭節能的潛力也明顯是相當大的。 能源短缺,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浪費下的短缺,不采取措施節約,光指望大自然多多賜予顯然不是辦法。眼下,政府及有關部門已經開始自省,并且采取非常措施來強化節能措施。但是,節能不只是政府部門的事,還需要全體市民的積極參與。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等手段,讓節能意識真正扎根于市民的腦海里;另一方面,用制度規范市民不合理的耗能行為,讓節能真正成為每個家庭的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