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濟南大陸機電為高耗能企業建能效管控中心 |
(時間:2016-8-26 9:15:39) |
“近年來隨著節能減排的步伐加快,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節能效果逐步顯現,但是離更高的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問題就在于只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是一個軟件平臺,缺少對現場實時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監控的途徑。用能單位通過加強計量器具的管理,可以實現能源管理中心向管控中心的升級。”8月12日,在第二屆智慧能源產業博覽會上,濟南大陸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陸機電”)董事長荊書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本次博覽會大陸機電攜能源管控中心、計量器具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微電網管控系統等智慧能源相關產品參加,并承擔組織“區域能源網建設與智能微電網論壇”。 能源管控 應基于實時數據采集和監控 能源的利用在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占比較大,特別是高耗能企業,企業能源管控能否解決高能耗問題?這是很多企業想上能源管理系統卻又遲遲不敢實施的主要原因。 目前,傳統的能耗監測系統缺少對用戶整體能耗狀況的系統思考,對區域內各分類能耗數據(如電量、水耗量、燃氣量、集中供熱耗熱量、集中供冷耗冷量等)的采集管理分散,對各類能耗設施的能耗管理條塊分割,不成系統,能耗數據綜合可用率低,不利于從整體上實施節能措施。 “如果企業建立起標準化的能源管控體系,進行用能數據的在線采集和實時監控,就可以幫助高能耗單位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傳統用能單位的節能空間很大。”荊書典表示。 近年來,大陸機電通過承擔“能源消耗分析管理系統”項目、“能耗信息分析處理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已經研發出能源管控中心體系,并應用于熱電、化工、食藥等行業。 那么能源管控中心的管控和節能效果如何?荊書典舉了個實例。以工業領域的某化工有限公司節能為例,項目實施之前公司已經做了一些信息化建設,建立了ERP、OA及財務管理等信息系統,但是某些系統運行情況還不能達到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特別是進行相關業務的管理,并未實現管控一體的信息管理。為解決這些問題,大陸機電為其建立了全廠能源數據采集網絡,實現能耗數據及重要生產參數的在線采集。同時建立所轄區域蒸汽用戶用氣量及供汽參數的采集網絡,并建立能耗指標體系,運行參數監測和越限報警功能等。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企業實現全年節能5%,在生產環節節省能耗20%左右。 “不僅如此,目前大陸機電已經在做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管控一體化,重點發展區域內的微電網建設,將可再生能源轉變成電能,做電能的綜合利用。”荊書典表示。 建立起計量器具管理體系 在企業節能改造及能源中心的建設過程中,計量器具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計量器具是實現對能源數據或安全數據在線采集、實時監控的基礎。計量器具的配置與管理是企業能源資源計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生產過程運行監控和產品質量檢測的重要設備,沒有可靠的計量,企業生產是無法持續安全運行的。 “管控系統的高效運行,應從計量器具源頭上進行把控。在能源管控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信息不容易追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計量器具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把它管理起來。”荊書典指出。這也是近年來我們主要研究的課題,最終研究開發了一種標準的計量器具管理辦法。 “之前生產線上安全生產管理,要發安全管理許可證,生產線上應該配置多少臺計量器具,沒有統一的實時管理平臺,都是單位自己去申報,這樣容易造成少安裝計量器具或者安裝上了不按時鑒定、不能保證安全生產、安全運行的情況。”荊書典說。 因此,大陸機電首先研究了計量器具識別辦法,這個方法也列入了國家標準。可以實現對所有計量器具分別做唯一識別編碼,用于對計量器具全壽命周期的管理,這樣就可以實現有關的計量器具,特別是強檢計量器具的有效管理,進而實現數據信息的可追溯性。 荊書典舉例說:“比如安全防護計量器具、節能減排計量器具、環境保護計量器具等都有不同的管理要求,我們把這些管理要求納入計量器具管理服務平臺上用于檢驗,為強檢計量器具按照《計量器具識別編碼》標準進行編碼管理,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就可以實時看到計量器具的受控情況。大陸機電公司構建的計量器具公共服務平臺已經上網運行。可以免費為全國的計量器具生產單位、使用單位、鑒定單位、監管部門和公眾信息查詢提供信息化服務。” 目前,計量器具公共服務平臺在山東范圍內開展的試點示范項目得到了客戶的首肯,服務平臺技術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云服務平臺保障數據信息安全,該平臺可對法人單位免費注冊,開放使用,對于企業、政府部門提供了極大方便。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