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以下簡稱《巴黎協定》)即將生效;而在11月7日-18日,備受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2次締約國大會也將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以下簡稱“馬拉喀什會議”)。 據了解,馬拉喀什會議是《巴黎協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締約國大會,主要談判落實《巴黎協定》規定的各項任務,提出規劃安排;督促各國落實2020年前應對氣候變化承諾,特別是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的落實情況以及各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的行動情況。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今天(11月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6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 2016年我國的節能降碳目標為全年能耗強度下降3.4%、碳強度下降3.9%,而前三個季度能耗強度已下降了5.2%,碳強度下降了6%左右,也就是說前三個季度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節能降碳目標。 中國煤炭消費峰值是否已提前到來日前引熱議。目前我國煤炭消費量確實是在降低,但是否達到了煤炭峰值還有待觀察。 截止到2016年9月,我國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達到1.2億噸二氧化碳,碳市場試點的累計成交金額已超過32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中國將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積極進行。但全國碳市場啟動和全面建成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旦建成之后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此外,針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反對《巴黎協定》一事,解振華回應,“我相信如果是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應該知道所有的政策措施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

以下為答記者問文字實錄 Q:中國煤炭消費峰值是否已經提前到來? 解振華:最近我參加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的會議,國內外都在關注中國的煤炭消費峰值是不是提前到來了。 現在我國煤炭消費量確實是在降低,但是否達到了煤炭峰值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因為經濟增長還有許多的不確定性。 可以看到的是,我們在努力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減少煤炭的消費上已見到成效。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沒有增加,主要是中國作出了貢獻,因為中國的二氧化碳增長緩慢,煤炭消費大大減少,這都是事實。 Q: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最新進展? 解振華:2017年中國將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積極進行。全國7個省市的碳市場試點工作進展非常順利,截止到2016年9月,我國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達到1.2億噸二氧化碳,碳市場試點的累計成交金額已超過32億元人民幣。 最新的工作進展包括: 第一,制定了全國碳排放交易配額總量設定和分配方案。 第二,印發了《關于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開展了重點排放企業歷史碳排放數據的核算、報告與核查工作,涉及到重點企業7000多家。 第三,加快立法。起草完成了《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條例》,已列入了國務院的立法計劃;也起草了企業碳排放報告管理辦法、市場交易管理辦法等,從法律法規上已經做了充分準備。 第四,加強了基礎能力建設。加強參與市場建設的人員培訓,建立了報告核查的技術問詢平臺,還有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報送系統等。 中國的碳市場啟動和全面建成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按照目前考慮,一旦建成之后將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當中規模最大的市場。 Q:如何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降碳的任務目標? 解振華:“十三五”的規劃目標是能耗的強度要下降15%,碳強度要下降18%,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要達到15%,森林蓄積量我們已經完成了任務,重點要控制能源的消費總量特別是煤炭的消費量。 今年的目標是全年能耗強度要下降3.4%、碳強度下降3.9%,前三個季度能耗的強度已經下降了5.2%,碳強度下降了6%左右,也就是說前三個季度已經完成了全年節能降碳的目標,主要是采取了這么幾個措施: 優化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的工業快了4.6和4.8個百分點,這都是低碳、低排放的產業,現在調整結構之后發展較快,減少了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節能提高能效、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調整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做好工作。 另外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完善一些經濟政策,比如說資源環境的價格改革,健全低碳價格的形成機制,完善財稅的激勵機制,發展綠色金融。主要是要在價格、稅收、財政政策上體現鼓勵綠色低碳發展、循環發展。 碳市場和低碳試點工作還要繼續推進。所有試點的省完成的碳強度下降比全國的平均值要低5%,也就是說這些試點單位是非常起作用的。試點單位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應該能做到,這一點上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證“十三五”目標的實現。

Q:《巴黎協定》將于11月4日生效,這會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解振華:《巴黎協定》一個很重要的成果就是確定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就是在本世紀末要把溫升控制到2度以內,也在努力爭取實現1.5度。《巴黎協定》明確地提出來,爭取到本世界中葉,要實現碳排放和吸收的中和,即碳中和。《巴黎協定》還提出要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要提高各國適應和抵御極端氣候事件的能力。這是《巴黎協定》很重要的長期目標和愿景,明確了世界發展的大方向。 在這一點上,跟中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理念、戰略、政策措施都是一致的。今后我們要在落實《巴黎協定》的過程當中,要把它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要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之下來實現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消除貧困、發展經濟,而且這種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逐步提高,要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也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國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的目標,也就是到2030年左右要使中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提前達峰,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都要進一步優化,這樣才能夠既順應世界潮流,又實現我們國內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也為保護全球的氣候環境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 Q:《巴黎協定》要求各國在幾年以內提交長期低排放發展戰略,中國何時提交?解振華:中國已經初步完成了到2050年低碳發展戰略的相關工作,我們已經商定要和一些主要國家開始開展專家智庫,對低碳發展戰略進行交流、相互學習,之后再進一步完善。現已制定了2030年、2050年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要相應有一些政策配套措施。我們也會很快公布中國到本世紀中葉的低碳發展戰略。Q:美國總統大選即將舉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反對《巴黎協定》,他批評中國利用氣候變化問題來損害美國的產業利益。如果特朗普當選的話,中國在未來如何與特朗普政府在此方面展開合作? 解振華: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特別是今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北京與我也討論了這個問題。 實際上《巴黎協定》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一致同意已經生效的國際條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特別要提出來,這個《巴黎協定》描繪了或者指出了全球要搞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趨勢,而且這種趨勢現已成為一種潮流,各個國家都在積極轉變發展方式。 無論哪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如果逆潮流而動,老百姓不會答應,而且這些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如果是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應該知道所有的政策措施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 Q:對于即將召開的馬拉喀什會議,中國對會議成果有怎樣的期待? 解振華:此前我參加了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的部長級預備會,這次會上所有參加預備會的50多個國家的部長都取得了共識,這次馬拉喀什會議一定要開成一個落實行動的會議,會議應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加強2020年之前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力度。 二是各國已做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自主貢獻,實際的落實情況需要明確。 三是各方要就《巴黎協定》實施的后續談判做出具體安排,要有一個時間表,也要有一個路線圖,最終把《巴黎協定》所有規定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制度安排來加以落實,這是此次會議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四是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問題,即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到底能不能落實到位。 五是這次會議上將對如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做出一些安排,所以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落實行動。 另外還有一個內容,會議的第二周要召開《巴黎協定》生效的慶祝活動,也要召開《巴黎協定》締約方的第一次大會。 以上就是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和任務以及中國政府的基本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