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經濟增長超預期節能減排需關注 |
(時間:2017-8-10 8:35:41) |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投資需求和外貿需求好于預期,帶動經濟超預期增長。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9%,較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這反映了我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體現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效果。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重點關注可能存在的問題。其中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現象是,在經濟增長好于預期的同時,高耗能行業有反彈跡象,能源消費增速提高的幅度大于GDP增速提高的幅度。這就要求在經濟超預期增長下著重防止節能減排形勢惡化。 從能源消費看,一季度能源消費增長2.8%,是去年全年增速的兩倍;單位GDP能耗下降3.8%,降幅較去年全年低1.2個百分點。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各能源品種的消費增速,其中煤炭消費增速為1%、石油表觀消費增速為5%、天然氣消費增速為11.7%、電力消費增速為6.3%。 根據各電源發電量增速,我們估算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速為5%左右。另外,考慮到低油價背景下石油儲備和庫存增加的因素,上半年石油消費增速應該會低于表觀消費增速,參考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進出口、庫存變換情況,估計石油消費增速為3.5%左右。據此測算,上半年能源消費增速為2.7%左右。也就是說,按照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口徑測算,上半年能源消費增速也接近去年 全年增速的兩倍,能耗強度下降3.9%,較去年全年低1.1個百分點。而且,上述測算還存在低估上半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速的可能。主要是煤炭消費方面,按照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國內煤炭產量同比增長5%,凈進口量同比增長23.7%,這意味著煤炭消費增速大于1%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們估計上半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速在3.6%左右,由此測算能耗強度下降幅度為3%左右,節能減排形勢不容樂觀。這種判斷與環保部公布的形勢是一致的。根據“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暨2017年上半年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工作推進會”發布的信息,上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5.4%、北京市同比上升3.1%,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壓力巨大。 從各行業能源消費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有喜有憂。喜的是,上半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3%,比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增長14.3%,延續近年來用電快速增長勢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增長12.9%,主要是在高鐵、動車快速發展以及電動汽車快速推廣的拉動下,城市公共交通、電氣與鐵路用電同比分別增長26.0%和14.2%。這表明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中的新動能快速成長。另外,代表工業轉型方向、高技術制造比例較高 的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2%、9.7%和7.6%;三個行業合計用電量比重(7.5%)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成為電力消費結構調整的亮點。 憂的是傳統產業中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木材加工及制品和家具制造業等4個行業用電量增速超過10%。 其中,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19.3%。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1%和7.0%,增速同比分別提高5.6和7.3個百分點,增速提高遠大于增加值增速提高的幅度。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在增加值增速回暖的同時拉動用電增速更快地回升主要是因為重化工業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工業制造業結構調整和節能降耗形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折。 分地區看,西藏、甘肅、新疆、遼寧、內蒙、寧夏、山西、陜西、青海、貴州和山東等9省份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大于1,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些地區的節能減排形勢需要重點關注。尤其是甘肅、新疆、內蒙、寧夏、山西和陜西等中西部地區,高耗能行業發展帶動能源消費較快增長的跡象比較明顯。 (作者簡介:吳吟,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林衛斌,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