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西南寧市開啟智能用電模式 |
(時間:2016-4-6 8:21:41) |
廣西南寧市民通過自己的手機可以控制家中電器斷開或連接,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種家電的使用情況。“手機可以當成遙控器,感覺用電更智能舒心了。”市民紛紛表示很滿意這種用電方式的改變。 這些改變源于一個科技項目——“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關鍵技術研究”,這是廣西電網公司首個國家863重點科技課題。目前,該項目已順利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成果鑒定,認為成果整體技術水平國際領先。而智能用電最直觀的載體就是安裝在手機或各類終端上的APP。 南寧供電局計量中心主任周毅波介紹,“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關鍵技術研究”成果在居民家中運用,具體來說就是實現節能和智能兩大目標,它不僅能實現遠程控制,還能幫客戶省錢。在節能方面,系統通過運算可以提供最經濟的用電方案,如峰谷電價政策執行后,系統會提示客戶什么時間使用什么家用電器最為劃算;在智能用電方面,系統會根據家電用電情況提示客戶哪些電器可能存在故障。客戶還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遠程查看家里電器的狀態,遠程控制接入智能系統的家電的開關和調節,隨時了解用電信息和業務辦理信息。 “APP在方便居民用電的同時,減少了無效能量的損失。”項目研究人員更看重其背后的大數據。廣西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雄威告訴記者,他推算了一下,在廣西的幾個大城市里,若有150萬用戶使用這個系統,一年可節約電量4.3億千瓦時。 在南寧供電局計量中心,還可以看到專供專變客戶和商業客戶使用的智能電表,通過智能電表對工商業用電大戶進行能量系統管理,這在項目立項之初就成為科研的重點。 在項目的示范工程中,研究人員選取了80個工商業客戶進行試驗,華潤水泥(南寧)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自2014年9月該項目試點后,智能電表每15分鐘就能監測到生產線的實時用電數據,為企業分析不同生產線和不同生產方式的能耗提供更為細致和準確的數據支撐。 華潤水泥公司根據能量管理系統提供的診斷數據對生產流程進行調整和改進,降低了廠區各生產線單位產品能耗,能量使用效率提升了8%。“同時,我們根據生產用電情況及歷史用電信息分析優化生產用電策略,在峰谷電價環境下實現高效穩定運行,高峰負荷削減率達17%。”該公司機電部經理雷運應說。 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模式以階梯電價和分時電價為杠桿,讓用電客戶自覺調整用電習慣,在負荷高峰期少用電、低谷期多用電,在不影響工業生產和居民客戶舒適度的前提下,讓用電客戶自覺參與電網的“削峰填谷”。在幫助客戶節約電費的同時,發電和電網企業可以通過降低電網高峰負荷減少電源裝機建設和線路投資并降低線損,從而實現多方共贏。據悉,該項目已在南寧的7個社區共10176戶居民以及40戶工業客戶、40戶商業客戶中成功應用。 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平臺還引入了實時、互動的營銷模式,鼓勵消費者參與供用電,支持所有電源種類和儲能方式,提高了用電自主性,使客戶的能量使用效率提高了約7%,居民減少約5%的電能消耗,在電網側削減高峰負荷約11%,在發電側降低發電煤耗3.05克/千瓦時。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