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桂林市定下“十三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 |
(時間:2017-6-20 7:36:41) |
工業一直是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和重要支撐,其作為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也是全市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近期印發的《桂林市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明確,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綠色新興產業。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項自治區下達目標,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 “十二五”期間,我市工業節能共淘汰落后產能企業60家,重點耗能企業完成節能量達26.17萬噸標準煤,超額完成自治區目標任務。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規模工業總量比重達到24.5%。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52.17%,比自治區計劃要求的累計下降17%多降35.17個百分點。 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出發,《規劃》確定工業領域節能在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同時,重點培育發展戰略性綠色新興產業,力爭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達到16.5%。具體舉措為: 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生態食品等優勢產業實現重點突破,推進智能制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大產業和行業小巨人,不斷提高優勢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 以桂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布局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重點建設高新區生物醫藥園、西南地區特色中藥生產基地、廣西醫療器械生產基地、廣西西藥生產基地等。 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建設南方數控機床制造基地、廣西電工電器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南方重要客車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建設廣西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型項目。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廣西電子電工絕緣材料生產基地、輪胎及橡膠機械制造基地。 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推進桂林節能環保產業化發展。重點建設全國特高壓電力電容器生產基地、廣西新能源設備制造業基地、廣西LED生產基地,以及桂林節能環保監測儀器、特色潔凈產品研發及生產制造業基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